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動物,在傳統的民俗中,龍,象征著威嚴,也象征著吉祥,關于對龍的敬仰自古有之,人們對龍的崇拜還演化成了舞龍等關于龍的民俗活動,為的就是沾沾「龍氣」,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得到龍神的庇佑,圖個好彩頭。
在民俗中,農歷二月初七是龍的生日,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龍王誕」,在過去百姓為了討龍王的歡心,會舉辦很多活動來慶祝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這天按照民俗有2件事要懂得,老傳統別丟了。
第一件事:祭拜龍王
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對龍是非常崇拜與敬仰的,因為在古代農耕社會,降水量決定著人們一年的收成,而古人認為龍神是負責行云布雨的神靈,若是討得龍王開心,及時降水莊稼就會長得好,反之可能會顆粒無收,另外古人還認為龍王是神靈,不僅掌管著降水,還會賜福至人間,因此人們會在自己所在的村莊集資修建一座龍王廟,在重要的節日人們都會來到龍王廟祭拜龍王,希望自己能夠得到龍王的恩賜,生活富足順利。
古代二月初七這天人們通常會舉辦盛大的祭拜龍王的儀式,以感謝龍王在舊的一年及時布云施雨,讓莊稼豐收,更希望新的一年能繼續得到龍王的庇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第二件事:送鴨子
在二月初七祭拜龍王的習俗中,「放鴨子」的習俗廣為流傳。「放鴨子」也就是給龍王送「鴨子」,祈求家宅安寧、生活富足、工作順利。不過這里講的鴨子并不是家養的動物鴨子,而是用糯米捏成小鴨子的形狀,再用稻草扎成一只稻草小船,將小鴨子放在小船上并寫上自己的愿望,然后把小船放入河中讓其順水漂流至遠方,古人認為小船會將自己的愿望帶給龍王,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除此之外,送鴨子也是比較有講究的,每只稻草船所放的「鴨子」最好為七只 ,古人認為七只為一群,七只鴨子相伴而行不會孤單,也能表達出人們對龍王的敬仰與尊重。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地方的稻草船已經變為小木船或者塑料船,不過,不管制作小船的材質怎麼變,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媒介,這也是這一習俗流傳上千年的意義所在。
——老井說——
無論是祭拜龍王,還是放鴨子,民俗傳統雖說看著有些迷信,但這也表達了我們祖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五谷豐登的祈求,二月初七「龍王祭」到了,你們那里都是有什麼習俗?都是講究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吧!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