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文化大國,一直以來,我們也都用禮儀之邦來作為我們的自我要求,并且以此去制定和遵循那些我們從國家到個人的禮儀規范和準則。盡管繁多的禮儀似乎在其他人看起來有些繁瑣,但是我們要知道,其實正是這些看似繁瑣的儀式為我們帶來了文明。
文明很多時候不是可以直接表現的東西,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被確認的,那就是它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禮儀看似好像只是社交時的一些講究,但是它在之后為我們所帶來的回報絕對是值得我們來花費這些精力的。而且本身一個民族的軟實力,禮儀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中華民族的很多事物細究下來,其實是很有底蘊的。這其實也是我們有著悠久且沒有斷絕的歷史,這些歷史讓我們的各種生活方式都獲得了一種沉淀,讓我們生活中的隨便一項事物拿出來都可以作為一種禮節的展現,就拿我們的飯桌來說。飯桌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并且很常見的場景,從飯桌上,我們就可以琢磨出不少講究。
其實在家中自己一個人吃飯,都是不需要講究這些的,只要擺放整潔就沒有什麼問題。而和其他人一起上桌吃飯,那就需要把禮儀給拿出來了。如今我們的職場和平時的人際往來上,也確實離不得酒桌上的應酬,所以我們還是要掌握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的。 在中國的飯桌上,有著很多值得一提的講究,比如「菜、筷、席」三樣的擺放上,這三樣可別亂擺,學會后寓意好,也很實用。
菜品不擺三
酒桌上總是少不了美味的菜肴,而這菜肴的數量上,其實一般我們都是不做要求的,但是三盤菜這個數量,卻是一個忌諱。除了三是單數,不符合好事成雙的追求,三盤菜的規模也很少,兩個人吃飯其實兩盤也就夠了。而且三和我們漢字中的「散」諧音,在寓意上也和聚餐有沖突。
筷子不擺五
在這里,并非是字面意義上的五,而是指筷子的長短,如果筷子長短不一的話,大家吃起來也會覺得夾持菜品不方便,而且那些拿到短筷子的人和周圍的人一對比,也會感到很受冒犯,所以為了酒桌上的和諧,我們也要把這些餐具的規格都統一好。
席面不成六
中國式的酒桌和飯桌都是圓形的,這也暗合我們的聚和團圓的寓意。而六個人在這種圓桌上,總是不能很好的坐在一起,因為會有距離的差別,這也會讓菜品的夾持和敬酒有些不對等。而八個人在圓桌上自然也是正好的。當然,要是參加席面的人只有六個也不必在乎這些,而要是席面很多的話,自然是每席安排八個人為上佳了。而且酒桌上的酒,最好也要注意一下,最好多安排幾種佳釀,也可以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有幾種不同酒用上正好。
佳釀之一:老白汾
此酒酒液清澈純凈,而且酒香濃烈,清香四溢。我們都知道,清香酒其實在存放上是很需要注意的,因為稍有不慎它的酒香就會在保存中給流失掉,而它則另辟捷徑,使用了傳統的酒壇作為酒瓶,讓它的存放要求大大下降,而且它還專門用上年份的老酒作為基酒,品味起來更具醇美。
佳釀之二:文君酒
它是四川濃香酒中的一個驕傲。兼具濃香酒的香氣濃厚四溢和極具層次感的細膩清香,而且喝起來也是柔順非常,兼具回甘的質感,其香氣攜帶著很細膩淡雅的花果香,聞起來就會讓我們的心情輕松愉快起來,用在聚餐上確實是很適用的,在酒桌上也可以很好的活躍氣氛,讓人們沉浸在此刻。
佳釀之三:國康1935
醬酒在酒桌上也是常客和老酒友的寵兒,而中端酒市場里,也是各大品牌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此酒定價不過百元而已,卻硬生生在這種廝殺中站上了中端醬酒天花板的寶座。細看它的外形,大家似乎也有些疑惑它的成就為何會這麼高 。其實它采用的茅型瓶本身就是很有講究的,這種酒瓶的封存技術含量很高,對于醬酒的保存可以起到很大的好處。
而且它所采購的 獨特釀酒作物——紅纓子高粱,也是茅台同款的優品,而主導它的加工的,正是 醬酒釀造領域的頂級專家,范應華大師,他本身從業37年,在原茅台酒廠里耕耘許久,積累下無數經驗,其業界的成就和權威性也很大, 在最后的調制上,他極具創造力地將10年的陳釀與5年份的基酒組合,使之香氣更有豐厚感。
其香氣飽滿圓潤,聞起來也很是豐厚,喝在嘴里除了那份細膩的淡雅糧食香氣,還有種滑潤的暢美感,值得愛酒的酒友在酒桌上品鑒。
好了,這篇關于飯桌禮儀里那些值得我們注意的講究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你在飯桌上都有些什麼了解的規范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