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爭相怒放的花朵好似迫切地向人們宣告盎然的春意。今年有兩個二月,春天也比往年更長了。雙春年有著好事成雙的寓意,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今年是個「吉祥年」。
都說「十年難逢閏二月」,雙春年的機率可遇不可求,因此很多地方都在過閏二月的時候有著不少講究,比如給父母送鞋等,牢記「做2事,吃3樣」,增福又添壽。
「做2事」
1、送鞋
自古以來,民間不少地區便存在著送「閏月鞋」的傳統,直至今天也屢見不鮮。每到閏月的時候,家里的兒女便會早早挑選好鞋子送給自己的父母,表達對父母的感恩與關心,同時祈求老人平安長壽,以表孝心。
當然,送鞋這個習俗也有其他說法。在有些地方的習俗中,買鞋送鞋是女兒需要做的。出嫁的女兒要提前給母親買好鞋,還必須要在閏月前一個月穿上,寓意才算吉利,甚至還出現「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壽無邊」的民諺。
2、喝茶
在南方一些山區,有閏月喝茶的習俗。不過有趣的是,這個慣例只允許女性參加。據說武夷山等山區的婦女們會從閏月開始,依次在家中舉辦茶會,邀請街坊鄰居來宴飲,以茶代酒,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說到最適合春天喝的茶,菊花茶當仁不讓。春季風沙較大,空氣比較干燥,人也很容易口干上火,泡一壺鮮亮澄澈的菊花茶,香氣清幽芳香,入口清爽甘潤,回味中帶著幾絲菊花的微苦。還可以在泡茶的時候加入冰糖或者枸杞、山楂等食材,去除菊花茶的苦味。
「吃3樣」
1、閏月飯
以前填不飽肚子的時候,閏月娘家都會與嫁人的女兒相聚,煮上一鍋豆飯,這便是閏月飯的由來。至今南方很多地方還憶苦思甜,流傳著這個傳統。除了煮飯,還可以將食材打成營養豆漿。
現磨豆漿需泡豆、過濾,制作起來有些麻煩,不如 三川歸黑豆漿粉,一沖一飲更方便。獨立包裝更便攜,密封性好易保存,開袋沖泡不臟手,隨時隨地都能為身體提供美味與能量。
三川歸黑豆漿粉中還有黑米的加入,精準調控比例,營養加倍。食材經過熟化研磨,豆漿中滿是豆子與黑米的清香,無半分甜膩,喝上一口,滋潤又解渴。
2、炸物
大家都知道,逢年過節的時候家里總會準備口大鍋,炸些香酥可口的油條、麻花什麼的。閏二月也有類似的習俗,人們認為炸物寓意「財源滾滾」,越炸越紅火,所以不少地方有閏月炸食物的習慣。
愛下廚的朋友可以用面粉、雞蛋液等和好面,將面醒好后抹油,切成長條狀。然后用筷子將面團條擰成細繩,丟到熱的油鍋中炸制成油條。炸好的油條外酥內軟,吃起來蓬松又細膩,越吃越香,別提多過癮了。
3、閏月糕
俗話說「閏月糕、閏月糕,閏月老人壽高高」,糕點也是閏月里必吃的食物之一。閏月糕又叫「留娘糕」,小時候每到閏月媽媽就會親手下廚,給姥姥蒸上一籠糕點,好吃極了。
若是手藝不精也不必擔心,不妨嘗嘗 七度方五黑糕。它以常見的黑芝麻等幾樣谷物為主,添加酸甜的桑葚等漿果,制成糕點,粗糧細作帶來飽腹感的同時,糕點的口感也更為豐富。
七度方五黑糕即使沒有蔗糖的加入,口感也很好。罐裝設計更衛生,低溫烘焙不上火,糕點入口就有濃郁醇厚的芝香味,糕質軟糯無雜質,甜而不膩。
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不同地區的閏二月習俗還有許多,比如忌婚嫁、吃「留爹魚」等,不知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