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Red wine)是葡萄經過傳統及科學方法相結合進行發酵的果酒。曾一度是浪漫的代名詞,有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燭光迷離催人醉,杯中紅酒添浪漫,執手相視愛相隨」,的確,燭光晚餐,舉起一杯紅酒瞬間點燃了浪漫氣息,氛圍優雅又溫馨。
紅酒釀造的歷史很長,可追溯到遠古時代,至于具體起源哪個國家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較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也有人認為格魯吉亞或者古埃及、古希臘是紅酒的發源地,因為沒有歷史資料記載,無從考證。在我國較早可查的記錄是在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就帶回了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的工藝,從那時起我國就開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釀造。
眾所周知,喝紅酒前要醒一下,然而紅酒為什麼要醒?具體醒多長時間?對于這2個問題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醒紅酒有什麼作用?
醒紅酒并不是喝前的一種儀式,「醒酒」這一詞雖然是西方國家傳過來的,其實「醒酒」的類似我國的「燙酒」,比如歷史悠久的黃酒在喝前就一定要「燙酒」,也稱「溫酒」。《三國演義》所說的「溫酒斬華雄」,是指「溫」過后的黃酒,口感變得更加純粹醇香。
紅酒是發酵酒,原料是葡萄,釀造時間短的年輕紅酒,不能避免酒體中含有細小的果肉沒有發酵充分;而陳年葡萄酒,時間長了,由于色素、單寧和一些大分子物質析出,產生的沉淀物會越來越多。因此通過醒酒將這些聚積在瓶底的沉淀物分離,增加液體的細膩口感。
未被醒過的紅酒中含有大量的單寧,單寧是葡萄酒中的一種酸性酚類物質,有苦澀味,葡萄皮、葡萄籽以及釀酒的木桶均是單寧的來源。當紅酒與空氣接觸后,單寧被氧化變得更為柔順,紅酒口感更充滿活力,還原紅酒的本質特征。
大部分葡萄酒無論新舊世界的葡萄酒,在配料表中都會標出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紅酒中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消除葡萄酒中的雜菌,二是可以保護紅酒防止氧化。然而二氧化硫有臭味,通過醒酒可將其臭味散發出來,保持葡萄酒的純度。
醒紅酒多長時間合適?
紅酒的品種有很多,而且釀造的年份千差萬別,不同紅酒醒酒時間不同,并沒有統一的標準,還有個人飲酒的習慣,也決定了紅酒醒的時間,比如有的人傾向于帶一點澀味的紅酒,那麼醒酒的時間就要縮短,有的甚至喜歡邊醒邊喝。
醒紅酒的時間長短除了個人飲酒習慣外,主要與紅酒的品種和生產年份有關。一般情況下,醒酒少則5分鐘,最長的不超過2.5小時。未到成熟期的紅酒由于單寧比較重,最好倒入到醒酒器,醒1~2個小時;介于成熟和年輕之間的,需要在醒酒器中醒酒1小時左右;已到成熟期的紅酒則花上半個小時就可以醒過來,較老的紅葡萄酒,換瓶去除沉淀物后,大約醒半小時也可以喝了。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紅酒醒的時間越長越好,紅酒一旦進入醒酒過程,它的酒質變化非常快,如果過了一定的時間,口感便會每況愈下,大打折扣,甚至香氣盡失,變成廢酒。
不是所有的紅酒都要醒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喝紅酒之前都需要醒一醒,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有一些紅酒是不需要醒的,否則效果適得其反,口感變差。
通常情況下,普通價廉的太紅酒是不需要醒的,這類酒本身就沒有足夠的風味,越醒越感覺只剩下酒精味了。白葡萄酒單寧含量少,果味等香氣很明顯,只需要打開軟木塞,瓶中醒酒就可以,邊喝邊倒,如果醒酒酒中的芳香物質都將揮發掉,喝起來會感覺如同白開水一樣乏味寡淡。還有以新鮮的果香為主的紅酒也不需要醒。
寫在最后
在西方國家,紅酒沒有保質期這一說法,只有適飲期,具體時間憑個人經驗判斷。近些年我國規定只要酒精含量超過10%就可以不再標注保質期。雖然紅酒沒有明確的保質期,但并不是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存放,一般紅酒保質期2年左右,高檔陳年紅酒也不超過10年。不過一旦打開瓶蓋就必須盡快喝完,不能繼續長時間存放 ,否則會出現單寧乏力,結構疏散,香氣減弱等現象,使口感大打折扣。
大家好!我是雅倩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分享各種美味以及相關的故事,傳遞一日三餐的溫暖,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收藏、評論,謝謝您的閱讀,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