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王剛,有很多同學會私信問我什麼調料怎麼用,我今天就介紹一些常用調料的功能及用法,歡迎大家學習并且收藏轉發!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菜肴包含有:咸、甜、酸、辣、麻、香這些口感,這些口感的制作離不開調料的使用。用好調料不但可以調出美味,還可以增色,增香,提鮮成菜!
下面開始介紹常見調料的功能及用法▼▼▼▼
圖片源自于網絡
【1】醬油:
我國傳統調料,主要用來增咸提鮮。醬油可分為生抽和老抽。 老抽吃到嘴里很濃稠,一般用于給食物上色增鮮。 生抽顏色比較淡,味道稍咸,主要 用來調味,炒菜或者涼拌菜的時候用得比較多。
【2】食鹽:
鹽乃百味之首,主要用于調出咸味。做菜時, 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在 最后調味階段再放鹽的,例如炒菜、燉湯、燉菜時,因為這樣可以保證鹽不會破壞掉其他的味道,也可以保證碘元素少揮發,還能保證菜品不會過咸。但如果在準備 食材時需要提前入味的情況下,就 需要先放鹽了,例如蒸肉、蒸魚。
圖片源自于網絡
【3】雞精和味精:
調鮮專用,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鈉,兩者其實在原料上差別不大,只是口感上, 雞精更鮮,更有風味。值得一提的是, 雞精和味精其實真的不會致癌,所以正常做菜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使用雞精和味精的注意事項:
①高湯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因為已經很鮮美了;
②酸性強的菜肴,如糖醋、醋溜菜等不宜使用;
③腌菜不要使用味精;
④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⑤如果用于涼拌菜,可以先溶解再使用。
⑥不能高溫下使用。
圖片源自于網絡
【4】醋:
我國古代傳統調味料之一。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醋在分類上通常有以下幾類: 米醋、陳醋、白醋。
米醋的口感更好,口感酸甜,可用于糖醋排骨。
陳醋酸味很濃烈,很開胃,基本上可用于各種常見的調味。
白醋的酸味口感較淡,多用于涼拌菜或西餐的使用。
下面總結一下醋的各種常見功能:
1. 去腥去膻:做魚做羊的時候可加入少許醋去除異味
2. 減少辣味:如果炒菜時不小心辣椒放多了,可以放一些醋減少辣味
3.增香:做菜時候加入少許醋,可以增加菜肴香味并減少油膩程度
4.催熟:燉牛羊肉的時候加一點醋能夠讓菜肴熟得更快
5.增甜:南方朋友做甜粥的時候加入少許醋可以使粥更甜
6.除銹:之前在鐵鍋除銹的教程中也介紹過!
酒類:
主要都是用來給食物去腥、去異味的!
【5】料酒:去腥專家,很多肉類、內臟等食材在初加工時,都會使用料酒去腥。例如在炒雞蛋的時候加入少許料酒也可以去腥提香
【6】啤酒:我在做很多「硬菜」時也會用啤酒去腥、調味,請家里常備「寬啤酒」
【7】高度白酒:去除腥味較重的食物時可以用到,例如我之前教大家做的【紅燒羊蹄】去腥去膻時就加了白酒。
醬類調料:各類以醬為形式的調料
【8】豆瓣醬:川菜之魂,我的很多川菜都需要豆瓣醬作為調料。主要 增加菜肴的咸鮮味。
【9】甜面醬:以面粉、水和食鹽為原料的一種醬料, 鮮香甜味十足。可以當做醬料使用(例如蘸黃瓜),也可以調味,是炸醬面、京醬肉絲等菜肴的必備調料。
【10】番茄醬:用新鮮番茄經過加工而成的醬料,鮮而酸。常用于 增色、添香、增加酸味口感,如制作松鼠魚。
【11】芝麻醬:顧名思義是芝麻作為原料調制的醬料,非常的香, 增香必備。可直接作為蘸料,例如北方的同學吃火鍋是喜歡蘸麻醬,也常用于制作涼面、涼拌菜等。
【12】蠔油: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稱的蠔牗牡蠣牘為原料,經煮熟取汁濃縮,加輔料精制而成。蠔油味道鮮美、蠔香濃郁,黏稠適度,營養價值高。適合烹制多種食材,如蠔油牛肉、蠔油生菜、蠔油荷蘭豆等,還可 調拌各種面食、涮海鮮、佐餐食用等。
香料類:
香料分很多種,主要功能是增加各種風味,使味更有層次感。下面介紹一下做菜中常用的香料:
【13】干辣椒:增香、增辣。油熱時和蔥姜一起放鍋內爆香,一般家常菜都可以用。
【14】花椒與麻椒:增加菜肴的 「麻」味,同時也是 爆香的「利器」!炒菜的時候加入花椒可以防止油沸,花椒粉也可以用于包子或者餃子的餡料。麻椒比花椒顏色更重,更麻,喜歡重口味的同學可以用麻椒作為調料。
【15】八角(大料):也叫大茴香,因此無論 鹵、醬、燒、燉,都可以用到它,用以 去腥添香。不論炒菜、燉肉、腌菜,八角都要提前放。一份菜一般放三瓣,分量多的可以放一整朵。
【16】胡椒:又分 黑胡椒和白胡椒,常用于提鮮去腥,開胃、促進食欲。其中 黑胡椒味道更濃,香中帶辣,適用于燉、煎、烤肉類。 白胡椒胡椒香味稍淡,辣味更濃,能提出鮮味,我教大家做的菜大部分都用的是白胡椒。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溫油炸,應在菜肴或湯羹即將出鍋時加少許。
【17】香葉:干燥后的月桂樹葉,用以 去腥添香,用于燉肉、鹵味等。
【18】桂皮:干燥后的月桂樹皮,用以去腥添香,也可以用于燉肉、鹵味等。
【19】小茴香:用以 去腥添香,用于燉肉等。其莖葉部分即茴香菜。
【20】孜然:祛 除腥膻異味的作用很強,!還能 解除肉類的油膩,常用在燒烤牛羊肉中,令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并且去除膻味異味。
【21】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芳香類調料混合研制而成,使用方便。尤其適合用于 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肴作調味。
「寬油」類:
其實我們日常使用的食用油也分很多種,下面我具體介紹一下!
【22】菜油(菜籽油):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食用油,有一種「青氣味」。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的功效。常 用于炒菜,也可以做紅油辣椒。不適合涼拌菜。
【23】花生油:淡黃透明,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于人體消化和吸收。常用于炒菜, 炒蔬菜最好,比較香。
【24】葵花籽油: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不適合油炸,常用于 做湯、炒菜、涼拌。
【25】玉米油:優質玉米油營養含量豐富。也常用于炒菜,清淡不油膩也可增加香味。
【26】大豆油:通常我們稱之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調油之一。做面點,但不適合炒菜。
【27】橄欖油:非常營養健康的油。炒菜時油煙很少,但高溫易破壞營養,所以要想營養最大化還是涼拌菜比較好,但是缺點是炒菜炒起來沒那麼「香」。
【28】豬油:也稱為葷油或豬大油。它是從豬的脂肪中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常溫下為白色或淺黃色固體,加熱后會融化。 豬油含膽固醇較多,對身體不利,建議少吃。但是炒菜做菜時能增香、添味。另外,由于常溫時是固體,故不適合做涼拌食物。
【29】芝麻油:具有特別的香味,所以也叫香油。涼拌菜、湯類及熱菜首選,可以 增香提味。
【30】牛油:從牛的脂肪組織里提煉出來的油脂,常溫時也呈固體。風味濃郁,是做麻辣火鍋底料必備調料。
溫馨提示:
①注意所有油在烹調時,都不要燒得過熱;
②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著使用有利于營養的吸收;
③植物油的選擇主要是看自己的口味需求,不存在絕對的好吃。
辣椒類:
辣是需要有層次感的!這才是我們中國菜對于辣的追求!所以我總結了一些辣椒類別調料,讓你做菜時候對辣的把握更上一層樓。
【31】剁椒與糟辣椒:云貴地區稱作糟辣椒、湖南地區叫做剁椒, 口味和制作工藝稍有差別,但是總體來說外表色澤鮮紅,具有香、辣、鮮、酸、嫩、咸、脆、的獨特風味,有開胃消食、暖胃驅寒的功效。可以直接食用、當做蘸料,也可用于調料,比如制作剁椒魚頭、魚香肉絲、魚香茄子等菜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剁椒和糟辣椒本身就有鹽味,所以調味時就 不用額外添加過多的食鹽了!
【32】紅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見的調味料,油色紅亮,味道香辣。常用于 涼拌菜、拌面、蘸料等。
【33】泡椒:四川特產,由新鮮辣椒腌制而成。香、酸、辣味十足,是制作泡椒類菜肴的必備調料(例如川味魚香肉絲、泡椒牛肉等)。
常見的泡椒主要有兩種:
①二荊條泡辣椒:這種辣椒相對較長,辣味適口,香氣足,可以切碎了使用,制作傳統川菜魚香肉絲就離不開它;
②子彈頭泡辣椒:這種辣椒較短,呈雞心狀,其辣味足,因成形較好,在泡椒菜肴中常整個使用,很少加工成茸或切成小塊。
圖片源自于網絡
【34】糖:
增甜味的調料,常見的種類有白糖、紅糖、冰糖。一般使用白糖作為調料。紅糖可以補血破淤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的作用。冰糖可以去痰止咳,一般可用于制作紅燒類菜肴時增加色澤及口感,也可用于制作甜品。
下面總結一下白糖的用法:
1.少許白糖可以提鮮。
2.白糖還可以中和酸味,可做醋溜系的菜。
3. 由于糖的特性,可做拔絲香蕉等「拔絲類」菜肴。
4.掛霜:白糖入鍋,加入適量清水,熬至水近干時,倒入經烘烤或油炸過的原料,離火,翻拌,冷卻后,成品表面即似白霜狀。如糖霜花生、糖山楂、糖霜核桃等。
5. 炒糖色:廣泛用于鹵菜、紅燒菜的調色、如紅燒豬蹄、紅燒排骨等。
6.糖醋菜系必備,開胃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