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清清。在日常的飲食中,我們總是會用到小蘇打和食用堿,如果你經常下廚,那麼對這兩種食材肯定不陌生,有的朋友經常把他們弄混淆,有時把小蘇打當成食用堿來用,有時又拿食用堿當小蘇打用,雖然它們看上去有些相似,但是在作用和用法上還是有區別的。
由于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如果用ph試紙測試,小蘇打的堿性值要比食用堿的弱一些,這樣看來它們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如果將它們運用到日常的食物上,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原來食用堿和小蘇打的區別那麼大,快來看看,弄清楚的再買就不會吃虧了。
1.從外觀上看
先來看看小蘇打,小蘇打是白色晶體狀,當你打開一包小蘇打之后,沒有用完,那還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能受潮,因為小蘇打打開之后,一旦受潮,粉末就會凝結在一起,這樣既不方便再次使用,還很容易發生變質。而食用堿是白色粉末狀,摸起來比較粗糙,它是比較好保存的,不容易結塊,但同樣也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同樣要避免受潮,受潮的環境下對食物的保存本就不利的。
2.看清潔作用
在用于清潔上,它們的作用都差不多,平時我們都會買一些西蘭花、香菇有些比較難清洗的菜,因為它們有很多的小縫隙,如果只是用清水去沖一沖,那還是比較難洗干凈的。這時就可以加入小蘇打或者食用堿來清洗,水中加入兩勺小蘇打或者食用堿,攪拌融化之后再把需要洗的食材放進去,泡上幾分鐘,再用干凈的清水洗一兩遍,這樣食材就很干凈了。用食用堿和小蘇打來清洗,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它們本就是可以食用的,使用起來會更安全放心,在清潔作用這一點上,它們還是有相同之處的。
3.用于食品添加上
食用堿和小蘇打都可以用在食品添加上,食用堿一般用來添加在腌制肉類上,用食用堿腌制過,肉類可以變得更加細嫩。還可以用來泡發腐竹、木耳,這樣泡發的速度更快,跟我們做的面團有酸味時,也可以加入一點食用堿,可以中和味道,把面團的酸味減淡。而小蘇打也是可以用來腌制肉類的,它可以使肉變得蓬松,讓肉吃起來更嫩滑,而在做包子、做油條時,一般都會在里面加入小蘇打,因為小蘇打會使做出來的包子、油條變得更加蓬松,即使放涼之后包子還是松軟的。所以在制作面食的時候,如果面團酸味重,那就加一點食用堿中和,如果想要做出來的面食松軟,那就加入小蘇打。
4.氣味不同
從氣味上看,我們可以把小蘇打和食用堿倒在手上,用鼻子輕輕的聞一聞,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食用堿的味道比較重一些,還會有一點刺鼻,而小蘇打的味道就淡很多,這是氣味上的區別。另外,當我們的胃里的胃酸過多時,就可以在溫開水中加入一點點小蘇打,喝下去可以中和胃酸,而食用堿是不可以直接入口的。但食用堿比小蘇打的清潔作用要強一些,可以拿來清洗灶台上的油煙,清洗碗筷等等,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食用堿和小蘇打有什麼區別,在生活中如
何去使用它們,你看明白了嗎?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那就給清清點贊和轉發吧!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多多留言,謝謝朋友們的支持,關注清清愛做菜,下期再見啦!